《吴江日报》:灾区帐篷里的“援医情”

  汶川地震发生后,江苏紧急派遣医疗服务队赶赴灾区,吴江医生积极报名。当年7月,吴江区第一人民医院4名医护人员奔赴兴隆镇,展开灾区援医工作。来自心内科的叶福龙和甲乳外科的金杰就在其中。
  回顾起当年的援医经历,两人都感叹“让人难忘”。
                          条件艰苦
                        帐篷里战高温
  兴隆卫生院在地震中损坏严重,房子塌的塌,没塌的也是危房。卫生院空地上搭的几个帐篷成了临时诊室,以及医生的宿舍。
  叶福龙与金杰两人合住在一个帐篷里,一个从事内科,一个从事外科。
  “条件很简陋,我们在帐篷里问诊了一个多月,直到活动房搭好了,才搬到活动房里。”叶福龙回忆,7、8月正值高温天,帐篷里一到中午热得要命,根本就不能待人。这时,他们会到大树下面,或者到卫生院没倒的房子里,铺上席子,暂时休息一下。到下午两点多,等热浪过去,再回到帐篷里接待病人。
  “一般上午来人多,下午比较少,正好避开了高温。”叶福龙说。
  除了高温,令叶福龙印象深刻的还有蚊子。“比我们这里的大,咬在身上,要起很大的包。”叶福龙说,幸好有蚊帐,还能少受点罪。
  灾区条件艰苦,供电时有时断的,但蔬菜还能正常供应。“师傅是当地人,烧的菜都是麻辣的,我们一开始不习惯,后来就慢慢适应了。现在,我做饭时都喜欢放点花椒。”叶福龙感叹。
                         尽心服务
                      每天忙碌帮助患者
  叶福龙说,当地医疗设施原本薄弱,灾后更是艰难,因为缺医短药,很多患者都是病久疾重。为帮助这些患者,他想尽了办法。
  叶福龙对一名患者印象深刻。这是一位六七十岁的老爷子,心动过速,每次发病要去绵竹城里看病开药。叶福龙他们来到兴隆后,老爷子就来求治。因为没有对应的药物,叶福龙就试着采用了一个很传统的治疗办法,用压舌板,在老爷子的舌根上压两下,然后让老爷子洗了个冷水脸,心动过速的症状就缓解了。
  “要**这个病,需要手术。”叶福龙说,当他们完成援医任务准备离开时,这名老爷子还特地找到他,想跟着来江苏动手术,后因种种原因未能成行。
  还有一名患者,也是60多岁的老人,患有风湿性心脏病,心衰,心功能特别差,在床上躺了六七年,但不能平躺着睡。经过叶福龙的治疗,老人的症状改善了不少,终于能够平躺着睡了。
  “我从未看过这么严重的心脏病,老人家里经济条件差,平时只能抓药吃,延误了治疗。”叶福龙说,回吴江后,他还一直挂念老人,后来听当地医生讲,老人已经去世了。
  除了为当地居民看病,叶福龙他们还为当地医生开展讲座,毫无保留地介绍自身经验,帮助他们提高业务水平。
  援医2个多月,叶福龙他们与当地医生和患者建立了深厚感情,有的人直到现在还有联系。
                         齐心协力
                      妙手频施救死扶伤
  作为外科医生,金杰接触的患者中,有不少是在地震中受伤的。
  “重些的伤员都送往医院了,来就诊的伤势一般不重,有些是伤口感染了,有些是在余震中受伤。此外,还有腹痛患者,只要来的,我们都要处理。”金杰说,没有手术室,只能在活动房里做手术。活动房里条件简陋,所以只能做一些简单的手术。
  援医期间,他做得*多的是阑尾炎手术,还有胆囊炎、疝气等手术。“我有一名大学同学也在灾区救援,我把他请过来,为一名患者做了骨科手术。还有同学在隔壁镇援医,我跟过去参加过一场义诊。”金杰说,那时大家一有时间,就会尽力多做一些事,尽力帮助当地居民。
  让金杰感到遗憾的是,灾区条件简陋,医疗设施短缺,一些手术无法开展,很多先进的治疗技术开展不了。“有一次我正在给患者做阑尾炎手术,突然停电了,旁边的当地医生打着电筒,我才把手术做完。”金杰回忆。
  2个多月的援医经历,让金杰此生难忘。他说,当地人生活乐观,大家鼓足了劲参加灾后重建,这些都感染着他。

                                       吴江日报记者 刘立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