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9日是世界卒中日。为普及卒中医学知识,服务广大卒中患者,10月13日上午,一场以防止卒中 携手同行为主题的义诊活动,在我院门诊大厅盛大举行。
活动现场,专家们仔细阅读市民的病历资料,耐心细致地解答市民的疑问,并向广大市民普及“卒中”的常识、如何预防“卒中”以及一旦发现“卒中”的应对措施等。
此次防止“卒中”义诊由苏大附一院神经内科方琪教授专家团队及我院相关专家坐诊,主要为市民提供神经内科方面的咨询服务。
今年1月,我院神经内科卒中中心被确认为苏州市卒中救治中心。2月,又举办吴江区级临床专家团队项目引进启动仪式,正式引进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方琪教授神经内科团队。
在为居民提供义诊服务的同时,我院神经内科的医护团队还积极参与卒中医学前沿知识的学习。
在义诊活动前,由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吴江区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及我院神经内科共同举办“侧枝循环与微循环研究进展学习班”暨“急性脑卒中诊治进展学习班”。会议邀请了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方琪教授、惠品晶教授、蔡秀英教授、高薇教授、陈珑教授;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曹勇军教授、毛成洁教授;常熟市中医院陈菊萍主任,以及我院佘正明主任医师和翟国杰副主任医师授课。会议由我院神经内科科主任徐元主持。
学习班上,我院副院长李根华在致词时表示,卒中建设将搭建起平台和桥梁作用,实现百姓、政府、医院、多方共赢,开创脑血管病防控工作的新局面。
部分专家授课场景
方琪教授
方琪教授带来精彩的《缺血性脑卒中绿色通道有效性及安全性评估进展》授课。他的讲解热情洋溢,满怀对卒中事业的激情,详细讲述了卒中建设的规范模式及溶栓成效,给大家指明了努力方向。
曹勇军教授结合2018年*新指南,从优化急性缺血性卒中救治策略和流程,通过不同例子说明在溶栓和取栓中的个性化处理及获益情况,为临床医生在溶与不溶中作了关键性的指引。
蔡秀英教授在卒中后的综合管理模式与现状方面做了系统解说,尤其对卒中后失语的诊治进行了系统的解读,很好地帮助了临床医生对卒中患者失语的识别和关注。
卒中治疗是多学科的治疗,需要多学科合作。苏大附一院超声科惠品晶教授和介入科陈珑教授,分别从血管超声评估颅内侧支循环、支架置入及积极保守治疗的优势等方面阐述了预防卒中事件发生,为临床提供现实指导。
吴江区一院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翟国杰解读了《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血管内治疗方案推荐》,并作了多个案例分享。
佘正明主任医师带来了《帕金森病药物治疗的原则》,提出优化剂量,实现长期获益,切实提高帕金森病患者生活质量。
通过此次培训,学员们对急性脑卒中的诊治、帕金森病治疗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提高,并将理论联系临床,为吴江区一院卒中建设添砖加瓦。
神经内科 俞玲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