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更好服务上海三项重大任务落地和“五个中心”建设,展示苏州新时代发展新风貌,深入推进“沪苏同城化”,11月20日,苏州市赴上海举办长三角一体化对接说明会和城市推介会。会上,90个专项合作和项目合作协议签约:平台经济项目12个、科技合作项目9个、产业合作项目19个、基础设施项目5个、公共服务项目11个、文旅与金融项目11个、政府合作项目11个、示范区建设项目12个。
其中,吴江北部医疗健康集团中的苏州市第九人民医院、吴江区第五人民医院分别与上海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合作签约,助推长三角健康服务一体化进程驶入快车道。
吴江北部健康医疗集团成立于2018年8月,以苏州市第九人民医院为核心医院,以吴江区第五人民医院为骨干,松陵、横扇、菀坪、同里等10个乡镇(中心)卫生院及所属94个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为网点。近年来,苏州九院先后引进上海瑞金医院沈坤炜教授乳腺外科专家团队等九个专家团队。通过上海市远程医学管理中心,目前苏州九院、吴江五院已分别与上海华山医院、瑞金医院、仁济医院等多家医院开展多例远程会诊。
此次签约具体合作项目:
1.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与苏州市第九人民医院签约跨区域肿瘤防治医联体建设
肿瘤的规范化治疗需要MDT团队,在长三角一体化背景下,多单位联合更是提高诊疗效率的**途径。今后,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与苏州九院将充分利用人员互访及互联网医疗开展教学、培训、远程医疗,双向转诊,增进双方医疗、教学、科研全方面的交流与合作,提升苏州市第九人民医院肿瘤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水平,编织长三角地区肿瘤防治“联合网络”,实现长三角区域肿瘤防治的全程化、同质化、一体化,推进肿瘤综合治疗及医联体建设。
双方将在临床诊疗、科研创新、人才培养等方面开展合作:
一是在临床诊疗水平提升方面进行合作。巩固提升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加速推进肿瘤领域先进诊疗模式和诊疗技术的推广与应用。
二是在科学研究和创新能力提升方面进行合作。聚焦肿瘤基础研究、临床研究、流行病学研究等领域,合作开展高质量科研项目。
三是在学科建设和人才培育方面进行合作。着眼于学科功能定位、学科品牌塑造、学科组织管理、人才梯队建设、人员进修交流等方面,积极开展交流合作。
2、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与吴江区第五人民医院签约党建引领医疗合作
以唐仲英基金会资助项目为着力点,吴江区第五人民医院积极融入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党建联盟。通过建立CTF儿童恶性肿瘤精准诊疗中心与区域诊治网络体系建设项目协作点,实现市县级儿童肿瘤MDT诊疗,同时作为**一家中国儿童友好社区首批试点的医疗单位,儿科医院也将帮助吴江区第五人民医院培养一支游戏辅导师队伍,打造儿童友好型医院。
双方将从党建合作、医疗服务、学科建设、人文建设四个方面开展全面合作,提升吴江区儿科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提高吴江区儿科医疗质量与安全,助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建设的推进。首批两个儿科工作室——黄瑛教授消化工作室和王立波教授呼吸工作室将于近期挂牌,推动儿科适宜技术落户吴江。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建院于1931年3月,是我国成立最早的,集医、教、研、防为一体的三级甲等肿瘤专科医院。医院与上海市质子重离子医院(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质子重离子中心)高度融合、共同发展。医院拥有国家教育部重点学科2个(肿瘤学、病理学)、国家临床重点专科3个(肿瘤科、病理科、中西医结合科),卫生部临床重点学科3个(乳腺癌、放射治疗、病理学)。拥有上海市乳腺肿瘤重点实验室和上海市分子影像探针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多个科研机构。医院实行“一体两翼”布局,上海市质子重离子医院(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质子重离子中心)2015年5月8日开业,医院浦东院区2019年8月23日开业运营。医院积极实践长三角一体化的国家战略,在肿瘤防治一体化医联体的基础上,成立华东地区肿瘤防治医联体和长三角区域肿瘤防治医联体。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创建于1952年,系国家卫生健康委预算管理单位、三级甲等医院,是集医、教、研、防、管为一体的综合性儿童专科医院,全国儿科学重点学科、国家“211工程”、“985”工程和“双**”建设单位,最早被国家授予儿科学硕士、博士学位授权点、临床医学博士后流动站。2017年1月获批成为国家儿童医学中心。2017年12月,成为亚洲第一个通过第六版JCI标准复评审的学术型儿童医学中心。目前共设50个临床专业医技科室,拥有一大批国家级和省部级重点学科。医院经过68年的发展,学科综合实力领先,专科临床诊治特色突出,在国内外享有盛誉,先后与美国、加拿大等国家的26家国际上知名的医学机构和国内78家省级单位建立密切协作关系。
党政办 朱金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