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秋冬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及流感发病特点,结合苏州实际情况,由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市中医药管理局)组织,经市中医医疗救治组讨论及中国中医科学院相关专家指导,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九版)》为基础,制定《2022年秋冬季苏州市针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及流感的中医药预防和辨治方案(试行第三版)》。
苏州九院结合上级文件精神,推出相关新冠及流感重要预防方,有需求的市民可前来苏州九院中医科开具中药处方,也可在苏州九院互联网门诊(中医科)进行咨询并开具中药处方,中药可代煎快递到家。医生特别提醒,有基础疾病及特殊体质者,须在医师指导下通过辨证,随症加减。
医院门诊配药流
PART一
预防方案
1.成人预防一号方
组成:生黄芪、炒白术、防风、桑叶、黄菊花、桔梗、陈皮、麦冬、生甘草。
服法:每剂水煎两次,每次10—15分钟,共取汁300毫升,分两次服用,或水煎一次后分次添开水代茶饮;也可用上述处方相应剂量的颗粒配方,加开水冲泡200毫升左右至颗粒全部溶解,分两次服用,每日一剂,可连续服用5天。
2.成人预防茶饮方
组成:生黄芪、桑叶、麦冬、新会陈皮。
服法:沸水冲泡,分次代茶口服。
3.儿童预防一号方
组成:生黄芪、炒白术、防风、焦三仙、藿香、陈皮、苏梗、生甘草。
服法:每剂水煎两次,每次10-15分钟,共取汁100毫升,分两次服用,或水煎一次后分次添开水代茶饮;也可用上述处方相应剂量的颗粒配方,加开水冲泡100毫升左右至颗粒全部溶解,分两次服用,可连续服用5天。
PART二
医学观察期预防方
1.成人预防二号方
组成:生黄芪、炒白术、防风、桑叶、连翘、桔梗、陈皮、麦冬、柴胡、生甘草。
服法:每剂水煎两次,每次10-15分钟,共取汁300毫升,分两次服用;也可用上述处方相应剂量的颗粒配方,加开水冲泡200毫升左右至颗粒全部溶解,分两次服用,每日一剂,可连续服用5天。
2.儿童预防二号方
组成:生黄芪、炒白术、防风、焦三仙、炒白芍、藿香、桔梗、橘红、生姜、生甘草。
服法:每剂水煎两次,每次10-15分钟,共取汁100毫升,分两次服用;也可用上述处方相应剂量的颗粒配方,加开水冲泡100毫升左右至颗粒全部溶解,分两次服用,每日一剂,可连续服用5天。
PART三
治疗方案
1.无症状感染者及轻型患者
组成:生黄芪、炒白术、防风、桑叶、连翘、羌活、桔梗、枳壳、麦冬、柴胡、生甘草。
服法:每剂水煎两次,每次10-15分钟,共取汁300毫升,分两次服用;也可用上述处方相应剂量的颗粒配方,加开水冲泡200毫升左右至颗粒全部溶解,分两次服用,每日一剂,可连续服用5-7天。
2.儿童无症状感染者及轻型患者
组成:生黄芪、炒白术、防风、羌活、连翘、藿香、陈皮、桔梗、焦三仙、生甘草。
服法:每剂水煎两次,每次10-15分钟,共取汁100毫升,分两次服用;也可用上述处方相应剂量的颗粒配方,加开水冲泡100毫升左右至颗粒全部溶解,分两次服用,每日一剂,可连续服用5-7天。
3.其他治疗方
(1)散寒解毒方
组成:荆芥、羌活、白芷、川芎、连翘、桔梗、前胡、化橘红、生甘草。
服法:每日一剂,水煎400ml,分两次服用,早晚各一次。
(2)清肺败毒方
组成:银花、连翘、炙麻黄、桔梗、杏仁、生石膏、蜜桑白皮、黄芩、浙贝母、瓜蒌皮、郁金、麦冬、芦根、生甘草。
服法:每日一剂,水煎400ml,分两次服用,早晚各一次。
(3)化湿败毒方
组成:生麻黄、杏仁、生石膏、生甘草、藿香、厚朴、苍术、草果、法半夏、茯苓、生大黄、生黄芪、葶苈子、赤芍。
服法:每日1-2剂,水煎服,每次100—200ml,一日2-4次,口服或鼻饲。
PART四
居家防护建议
1.香囊处方
(1)成人防疫香囊方
组成:苍术、山柰、藿香、佩兰、菖蒲、白芷等。
(2)儿童防疫香囊方
组成:丁香、白芷、藿香、羌活、佩兰、菖蒲、细辛等。
2.外治处方
(1)足浴法
扶正通络驱邪方:羌活、独活、当归、黄芪、桂枝、艾叶、细辛。用法:适量水煎30分钟,水温适宜后足浴,以身体微微汗出为宜,每次约15-30分钟,起到扶正祛邪,活血通络的功效。
(2)艾灸法
方法:每日灸足三里、气海、关元等穴位,每穴10分钟。以热感为宜,慎防灼伤。
(3)穴位保健
方法:可选用足三里、肺俞、肾俞、气海等穴位进行穴位贴敷,冬季进行特色的“三九贴”,可增强人体免疫力,扶正防邪。
3.膏方
冬三月是“生机潜伏,阳气内藏”的季节,冬至到开春这段时间是膏方调补**时机,市民朋友可至我院中医科经医生辨证后根据个人体质开具膏方进行调养,增强免疫,防病于先。
4.运动处方
坚持体育锻炼,运动适度适量,可选择慢跑、散步、八段锦、太极拳等平和运动。切记量力而行,避免过度出汗、过度劳累。
中医学认为,本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属中医学“疫病”范畴,病因为疫毒之邪,由口鼻而入。主要病位在肺卫,亦可累及脾、胃等多个脏器。病程中可出现疫毒之邪夹风、寒、暑、湿、热、燥、瘀等病机变化。中医药治疗的原则是早防、早诊、早治。中医学强调因人、因时、因地制宜,需根据病情、当地气候特点以及患者不同体质的情况,进行辨证论治。中医中药可增强自身免疫力,抵御疫毒邪气的侵犯,做到“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我们每个人都是自身健康的第一责任人,要积极调整心态,保持乐观,避免焦虑,做到科学预防。苏州九院欢迎市民朋友咨询问诊,以上中药处方需专业中医师指导开具。
中医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