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时节,秋高气爽。11月4号到6号,苏州九院重症医学科成功举办了省级继续教育项目“无创监测与诊疗技术临床应用进展”第二届继续教育活动,因疫情原因,本次大会在线上举办。
九院院领导为本次会议开幕式致辞,会议邀请了北京协和医院、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苏大附一院,苏州市立医院等省内外重症医学领域多位知名专家学者做了精彩的授课,内容理论密切联系临床,实用性强。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进步,在重症医学领域,很多监测和诊疗技术逐步从有创向微创甚至无创技术发展和过渡,从而大大的减少了诊疗操作引起的并发症,减轻了危重患者的痛苦,也减少了资源浪费。近年来,在无创监测诊疗技术方面有了较大的发展,在血流动力学监测方面,比如重症超声的广泛应用,使得血流动力学监测成为即刻、动态,超声已经成为了重症医师“看得见的听诊器”,并成了ICU内必不可少的无创监测治疗手段;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技术如NICOM等也有了较为广泛的应用,并取代了部分有创血流动力学监测,大大减少了并发症;在呼吸支持和肺功能评估和康复方面也取得较大进展,高流量氧疗在ARDS早期及呼吸衰竭等方面受到重症医师的重视,并广泛应用;此外在微循环监测方面,无创监测技术也有了较大进步,如经皮氧分压及二氧化碳分压监测分压技术及舌下微循环监测等无创监测技术能够较为精准的进行微循环的监测,并指导脓毒症患者的液体复苏和微循环的改善,无创监测及诊疗技术有着较多的优势,但仍存在一定缺陷,随着技术进步,相信会越来越受到临床关注和推广。
本次学习班实际参会人员500余人次,通过线上和周边医院急重症医学同仁展开深入学习和探讨,使学员进一步掌握无创监测和诊疗技术临床应用方面新理论、新技术和进展,提高理论水平,指导临床实践,提高应用无创监测诊疗技术抢救重症患者的水平,减轻患者痛苦,减少并发症,提高危重患者的救治成功率。本次大会紧贴临床,实用性强,获得了与会人员的一致好评。
重症医学科 梅婉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