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旗背后的故事

2022年12月,随着防疫政策的调整,第一波新冠患者如海啸般汹涌而来,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成为医院里最繁忙的科室之一。按照院领导部署,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26病区仍保留为普通病房,胡晓蕴主任带队应对新冠重症患者收治和不停歇的会诊;27病区则建设成为呼吸危重症病区,用来收治院内外危重阳性患者。如果说呼吸内科是第一道防线,那么重症监护病房是捍卫生命的“最后一道防线”,这里是危重症患者最后的希望。面对战斗减员、工作量激增的严峻形势,院领导、医务处、护理部统筹指挥、协调管理,从ICU抽调管光辉副主任医师、罗臻副主任医师、姚峰主治医师重症抢救骨干力量和内科、外科、五官科等科室中坚力量,无条件支援呼吸危重症病区,33个抢救床位、15台呼吸机、10台高流量、3个诊疗组,1个多月来医护团队、护工团队日以继夜的坚守,终于迎来第一波高峰的度过。 

呼吸危重症病区虽是临时组建,但科室成员面对巨大的心理和工作压力,以顽强的意志坚守岗位,相互配合,坚定地完成了繁重的医疗工作,收获了患者与家属的肯定,纷纷在出院前送上锦旗以示感谢。2月上旬,家属在购买制氧机保证家庭氧疗和仔细沟通出院注意事项后,2725床吴老太太终于好转出院,要知道,她与新冠病毒已抗争一月余。吴老太太是12月26日入院,短短5天时间已进展成为“大白肺”,于12月31日夜间转入呼吸危重症病区气管插管。插管仅仅是重症抢救的开始,幸运的是她在呼吸危重症张剑锋团队坚持不懈的努力下,成功度过耐药菌感染、心衰、免疫缺陷、多器官功能衰竭等重重阻碍。每当看到血液指标或者影像学的好转,团队成员总会欣喜万分:太好了!有希望了!

随着第一波疫情的退去,二月上旬****患者陆续出院,管光辉副主任医师和罗臻副主任医师都陆续收到来自患者的锦旗。1月4日,管光辉刚刚提前结束进修,第二天就来到呼吸危重症病区“报到”。管主任遇事不慌不乱,在“血拼的”一月,他宛如定海神针,竭尽全力守护患者安全。

 

而罗臻和姚峰是第一批支援呼吸危重症病区的,也是最后一批撤离的。面对超负荷的工作强度和工作压力,罗臻作为诊疗组长总是第一个到、最后一个下班,下班后也时常在工作群分享指南、心得、经验教训。面对突如而来的疾病,患者家属往往焦虑不安,对疾病、预后也是一知半解,罗臻总能循循善诱、仔仔细细地向患者家属交代病情,解答家属的疑问。

 

在那段艰辛岁月里,呼吸危重症团队无论是医生、护士、护工、保洁阿姨,每个人都舍小家为大家、恪尽职守、攻坚克难,始终守护患者的生命安全,团队成员表现出得勇敢、坚守和团结,无愧于患者的性命相托,用实际行动诠释白衣天使的职责和担当。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陆燕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