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江日报》:骨科专家 奉上一份“健康处方”

                   腰椎间盘突出久拖不治 小心瘫痪
  日前,因为腰椎间盘突出加剧,顾阿姨差点瘫痪了。七月上旬,在吴江区第一人民医院骨科病房,经历手术一周后的顾阿姨已经在下床进行康复锻炼了。“这次手术太及时了,要不然我以后可能就不能走路了!”顾阿姨说道。
  医院骨科副主任医师、博士后言湛军指出,目前还是有一部分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人因为不重视,久拖不治,加剧了病症,严重者导致瘫痪。他提醒,及时、专业的治疗和功能锻炼可以让病人缓解病痛、恢复健康。
                      久拖不治 当心出现急症
  骨科副主任医师史昱晖介绍,顾阿姨患腰椎间盘突出已经很多年了,一直觉得是个“小毛病”。6月,她的这个“小毛病”又犯了,而且发作比以前严重。6月15日,在家人的陪伴下,她来到吴江区第一人民医院骨科专家门诊就诊。当时,她的腰腿痛比较严重,左腿自觉明显麻木感,已经影响到日常的行走活动了,于是门诊医生、副主任医师钱学峰建议住院治疗。
  在病区,医生首先为顾阿姨进行保守治疗,采用中医定向透药疗法、局部中药熏蒸治疗及卧床休息、使用脱水药物、消肿补液等来缓解症状。没想到,几天过后,她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突然加重,出现左侧足下垂、因小便困难而需保留导尿,以及肛门周围皮肤感觉麻木等症状。
  腰椎间盘MRI检查显示,她的腰椎间盘严重压迫硬膜囊神经,导致了上述加重的临床表现。这种情况就是典型的腰椎间盘突出急症合并了马尾综合征,此时病人处于不完全瘫痪、肌力下降等神经功能损害情况,需要及时进行手术治疗。
  与患者家属积极沟通后,言湛军和钱学峰一起主刀为顾阿姨进行了腰4/5椎间盘髓核摘除+椎管减压+椎间融合内固定术。据言湛军介绍,由于该病人手术及时,术后神经功能明显恢复。他还介绍,这类病人如果不及时进行手术,就有可能导致瘫痪加重,而且拖延时间越久、手术效果越差,不仅后期治疗难度加大,生活也会受到很大影响。
                      不同阶段 健康处方不同
  由于现代生活节奏加快、长期弯腰久坐、伏案工作及缺乏锻炼等原因,现在患腰椎间盘突出的人越来越多。言湛军介绍,除了骨科专业治疗外,这类病人自身的健康保养和功能锻炼对防治腰椎间盘突出症也起着重要作用。
  针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不同阶段,其健康处方各异。因此言湛军为我们开出了一张“健康处方”。具体说来就是,对急性期的病人,他要求:1.患者应卧硬板床休息。2.避免超负荷运动,如弯腰提重物等。3.加强背部肌肉和腹肌锻炼。
  对稳定期病人,他要求:1.疼痛缓解后可在腰围保护下离床活动。2.注意腰围保护,一般上至下肋弓,下至髂嵴下,腰围后侧不宜过分凸出。3.维持正确坐姿。4.搬物品时应采取屈髋、屈膝、直腰、下蹲姿势。5.避免在腰椎侧弯或扭转时突然用力。6.应选择软底平跟或低跟鞋。7.腰部注意保暖,防止受凉。8.加强腰背肌锻炼,增强脊柱周围肌肉力量,增强脊柱稳定性。
                       这些指征 可遵医嘱手术
  伴随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增多,临床医生会遇到各种类型特殊、病情复杂的病患,但临床诊疗技术也在不断成熟和进步。言湛军表示,对于一些特定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手术治疗是一种有效的方式。而符合手术指征的情况,主要有以下几类:
  ①病史超过半年,保守治疗无效。
  ②剧烈发作:以下肢症状明显,病人因疼痛难以行动及入眠,被迫处于屈髋屈膝侧卧位,甚至跪位。
  ③出现单根神经根麻痹或马尾综合征:肌肉瘫痪或者出现直肠、膀胱症状。
  ④病史较长,明显影响生活。
  ⑤病史虽不典型,但CT、MRI显示突出较大。
  ⑥突出合并其他原因所致的腰椎椎管狭窄。
  “在临床上,我曾经遇到过*年轻的腰椎间盘病人不过14岁,经过手术治疗后恢复得很好。”言湛军表示,当然也不是所有腰椎间盘突出的病人都要进行手术治疗,以下这些是手术禁忌:1.症状较轻;2.未经保守治疗:首次发作或多次发作;3.合并广泛的纤维组织炎、类风湿等疾病;4.其他严重的基础疾病,无法耐受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