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来势汹汹的新冠肺炎,市民宅家期间,除了勤洗手、戴口罩、尽量少出门外,科学良好的膳食是提高我们自身抵抗力的有效方法。
下面给大家传达一下中华医学会肠外肠内营养分学会给我们的10条关于防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饮食建议并解读。
摄入高蛋白类食物
每天摄入高蛋白类食物,包括鱼、肉、蛋、奶、豆类和坚果。在平时的基础上加量,每天三两到四两,不吃野生动物。
摄入足够的优质蛋白质,因为它是人体内各种酶、激素、抗体和免疫因子的合成原料,若摄入不足会影响组织修复、使皮肤和黏膜的局部免疫力下降,容易造成病原菌的繁殖和扩散,降低抗感染能力。鱼禽肉蛋还能提供多种微量营养素,比如铁、锌等,它们也有助于维持正常的免疫功能。另外,在家处理生的和熟的食物之间和其后必须洗手。要做到生熟分开,使用完后要及时清洗消毒。不接触活畜禽,同时肉、禽、蛋类必须烧熟煮透。
每天加量摄入新鲜蔬菜和水果
疫情当前,为了减少外出,很多人选择囤货。小编在此建议大家不要囤积过多食品,尤其是易腐烂的新鲜果蔬。可根据情况,每次购买2-3天所需的果蔬,适量储备耐储存的瓜果和根茎类果蔬。
蔬菜摄入每天最好1斤(500克)以上。蔬菜水果是多种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和植物化学物的重要来源,推荐每天摄入果蔬的种类超过5种,摄入量最好达到500克以上,其中一半为深色蔬菜。还可以适当吃些菌菇类蔬菜,如果买不到新鲜的,用干木耳、干香菇等干货代替也是不错的选择。
适量多饮水
勤喝水,每天不少于1500ml。遵从随时随地、少量多次的原则。
荤素搭配不偏食
食物种类、来源及色彩丰富多样,每天不少于20种食物。不要偏食,荤素搭配。
饮食单调会导致营养不均衡,会降低免疫力。丰富膳食种类、荤素搭配,保证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素的充分摄入,有助于提高免疫力。
饮食均衡,保证营养充足
保证充足营养,在平时饮食的基础上加量,既要吃饱、又要吃好。
主食每天半斤到八两,而且要粗细搭配。宅家期间,运动量减少会增加便秘的风险。多吃全谷杂豆和薯类有助摄入充足的膳食纤维,预防便秘,维护肠道健康。此外,这类主食维生素和矿物质含量也远远高于精白米面,同等重量下能提供更多的营养,并且对血糖影响也相对较小。
特殊人群要注意
饮食不足、老人及慢性消耗性基础疾病患者,建议增加商业化肠内营养剂(特医食品),每天额外补充不少于500大卡。
合理补充卡路里
新冠肺炎流行期间不要节食,不要减重。补充不少于500大卡。
规律作息,睡眠充足
每天保证睡眠时间不少于7小时;宅家期间,切勿日夜颠倒,追剧打游戏,规律的作息,充足的睡眠,可以增强抵抗力。
坚持锻炼身体
开展个人类型体育锻炼,每天累计时间不少于1小时,不参加群体性体育活动。
可适当补充保健食品
新冠肺炎流行期间,建议适量补充复方维生素、矿物质及深海鱼油等保健食品。
营养科 潘斌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