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过敏管理 预防严重过敏

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数据表明,目前全球约22~25%的人患有过敏性疾病,仅在我国就有两亿多人患病,其中哮喘患病人数近6000万,过敏性鼻炎患者8000多万,儿童湿疹患病率高达12.94%。过敏性疾病已成为21世纪最常见的全球性疾病之一。

 

什么是过敏性疾病

过敏反应又称变态反应,是一种特殊的病理免疫反应,表现为当机体通过吸入、食入、注入或接触等途径接受某种过敏原后,可出现某一组织或器官甚至全身的强烈反应,引起机体功能障碍或组织损伤。临床上最常见的有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枯草热、春季卡他性结膜炎、过敏性皮肤病如湿疹(包括特应性皮炎)、荨麻疹等,这些疾病都具有变态反应的根本特点。

 

过敏性疾病发生的原因

过敏性疾病是由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引起的。过敏原是诱发变态反应发生必不可少的因素,常见的过敏原主要有吸入物、食入物、接触物和感染因素四大方面。遗传因素是变态反应性疾病的发病基础,临床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变态反应性疾病患者存在遗传易感性,父母一方有“异位性表现”,50%以上子女在2岁时有过敏症状;双亲均有“异位性表现”,这种百分比上升至76%。

变态反应性疾病的发生同时也会受精神因素、环境因素、生活习惯、年龄、地域、季节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过敏性疾病的表现

过敏性疾病可以发生在单一系统,也可以累及多个系统,临床表现可以单一出现、先后出现,也可以多种过敏症状同时出现。吸入性过敏原引起的呼吸道过敏性疾病以哮喘、鼻炎为主,二者常被称作“同一气道同一疾病”。由花粉引起的过敏性鼻炎表现为季节性过敏性鼻炎,对尘螨、霉菌及动物毛屑过敏的多为常年性过敏性鼻炎。具有家族遗传性的儿童,在婴儿期主要受累的是皮肤及消化系统,常见的为婴幼儿湿疹。消化系统疾病主要为牛奶蛋白过敏以及食物过敏,表现为进食特定食物后婴儿出现呕吐、腹泻、便血、全身荨麻疹等,食物过敏通常在进食相关过敏食物后数分钟或数小时发生,而牛奶蛋白过敏引发的胃肠道症状通常预后良好。 


过敏性疾病的诊断

过敏性疾病的特异性诊断是查找引起过敏的物质(过敏原),根据患者病史、临床表现和体格检查,经过敏原检测或特异性激发试验结果验证,是过敏性疾病诊断的关键。

目前常用的过敏原检测方法分为体内检测和体外检测两大类,前者包括皮肤点刺试验,后者包括血清特异性IgE检测、过敏原组分检测等。


过敏性疾病的治疗

过敏性疾病的治疗方法主要是避免过敏原、药物对症治疗、特异性免疫治疗及非特异性免疫靶向治疗。其中特异性免疫治疗即脱敏治疗,是过敏性疾病的对因治疗,是改变过敏性疾病进程的治疗方法。避免接触过敏原是过敏性疾病防治的重点。准确避免致敏物质可以使过敏性疾病减少或不用药物治疗(如花粉症患者在花粉季节离开过敏花粉地域),而无法准确避免致敏物质时,就应使用药物进行抗过敏治疗。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吴巧珍、儿科陈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