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孕妇请注意!产检+疫苗一样不能少


慢乙肝(CHB)是由乙肝病毒(HBV)持续感染引起的肝脏慢性炎症性疾病。乙肝母婴传播,指孕产妇体内病毒进入胎儿及新生儿,造成慢性HBV感染,是我国慢性乙型肝炎的主要原因(占30%~50%)。目前,我国育龄期妇女乙肝表面抗原的总体阳性率为5%~6%。母婴传播通常发生在分娩过程(胎儿暴露于母体的血液和其他体液中)和产后(母乳和密切接触)。

处于备孕期和孕期的乙肝女性

是否对于乙肝的母婴传播问题忧心忡忡

担心出生的宝宝也会感染乙肝病毒呢?

其实不必过于担心

经过数年的临床及科研实践

目前已经形成了

一整套有效的预防流程

下面就针对孕前、孕产期、产后三期

分别给大家详细解答

1、孕前期:做好筛查

母婴传播的主要危险因素是孕妇高病毒水平,即HBV DNA水平大于2×105 IU/mL或HBeAg 阳性。所以乙肝感染的备孕女性均需至肝病专科门诊就诊,完善肝功能、乙肝两对半、HBVDNA、肝脏B超检查。如果肝功能异常,但HBVDNA阴性,则需要肝功能正常且稳定 3个月后再妊娠;如果达到抗病毒治疗指征,**替诺福韦酯,待肝功能正常后再怀孕,同时继续服此药物,这种药物不会增加新生儿出生缺陷。

2、妊娠期间:定期乙肝监测

乙肝孕妇妊娠期间应每3个月检测一次肝功能、乙肝病毒定量,如果肝功能异常,轻度需要休息,中重度需要口服或者住院静脉注射保肝药物治疗。妊娠后期感染乙肝孕妇体内含有大量乙肝病毒,肌注乙肝免疫球蛋白,既不能通过胎盘屏障进入胎儿体内起到保护作用,也不能降低母体的病毒量,故它不能减少母婴传播。妊娠28~32周如果HBV DNA水平大于106IU/ml或HBeAg阳性,则开始服用抗病毒药物(替诺福韦酯**,其次是替比夫定)。需要注意的是,剖宫产术分娩不能减少母婴传播。

3、产妇及新生儿:做好乙肝管理

我国乙肝阳性孕妇,其新生儿出生后12小时内(越快越好,最好数分钟内)必须尽快肌注一支乙肝免疫球蛋白(100 IU),其有效成分是乙肝表面抗体,注射后15~30 min后开始发挥作用,可维持1~2个月;同时在不同部位接种10μg重组酵母乙型肝炎疫苗,并在1月龄和6月龄时分别接种第2针和第3针乙型肝炎疫苗,接种3针后保护率可高达90%~97% ,这是预防母婴传播的关键。乙肝病毒携带者妊娠后期服用抗病毒药物者,建议分娩后立即停药。孕期抗病毒治疗的慢乙肝孕妇,产后继续服用抗病毒药物,定期随访乙肝相关指标。

虽然乳汁中含有少量病毒及低浓度药物,但都不会额外的增加乙肝母婴传播风险及药物不良反应,所以鼓励乙肝感染孕妇的新生儿母乳喂养。乙肝阳性孕妇的婴幼儿,**的随访时间是接种第3针乙肝疫苗后1~2个月,此时乙肝表面抗体的滴度是最高的。如果随访结果乙肝表面抗原阴性、乙肝表面抗体阳性,说明预防成功;如果乙肝表面抗原阴性、乙肝表面抗体也阴性,说明对疫苗没有应答,需要尽快按照“0、1、6 月”方案再次全程接种3针乙肝疫苗,然后再复查乙肝两对半;如果仍然对疫苗没有应答,通常无需再次接种疫苗。

综上所述,乙肝感染女性只要在孕前做好筛查,孕期做好病情评估,孕后期必要时抗病毒治疗,产后及时给予新生儿肌注乙肝免疫球蛋白及乙肝疫苗,做好充分的抗病毒阻断和联合免疫,就可以孕育健康的下一代。

感染科 孙桂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