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女性健康,一起来聊聊HPV与宫颈癌的那些事

宫颈癌是最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也是当前能明确病因的恶性肿瘤之一。99.7%的宫颈癌都与人乳头瘤病毒(下称HPV)持续感染有关。


HPV是一种极为常见的病毒感染,主要通过性生活或者密切接触传播,约80%的女性一生中可能感染HPV。但大多数的HPV感染只是一过性的,女性能通过自身免疫在2年内将进入体内的HPV病毒消灭掉,只有不足1%的患者会发展成子宫颈癌前病变和子宫颈癌。持续高危的HPV感染才是宫颈癌的高危因素,通常从高危HPV感染发展至宫颈癌一般需要5-20年。所以,查出HPV感染不等于得了宫颈癌。

 

目前已知的HPV亚型有200余种,分为高危型和低危型,高危HPV感染与外阴阴道及宫颈的癌前病变及恶性病变有关。70%的宫颈癌与其中的16和18型有关。低危型主要诱发外阴皮肤癌以及阴道宫颈低级别病变以及疣类病变。

宫颈癌变的必要条件是高危型HPV+持续感染。那么,要如何预防呢?

一级预防是上策,是防未病。主要包括对适龄人群接种HPV疫苗以及进行性健康教育;过早性生活、不洁性行为、多个性伴侣或性伴侣有其他性伴侣的女性,发生HPV感染的可能性更高。推荐在性行为前就接种HPV疫苗。

二级预防:定期进行宫颈癌筛查:包括子宫颈脱落细胞学(TCT)检测、人乳头瘤病毒(HPV)检测、生物标志物、阴道镜检查等;临床上常用TCT和HPV联合检测。

三级预防:宫颈癌前病变的治疗。宫颈癌前病变叫宫颈上皮内病变,低级别病变多为HPV高危亚型一过性感染所致,60%病变可以自然消退,30%病变持续存在,约10%的病变2年内进展为高级别病变。  

 

对于有性生活的普通风险的女性人群来说,建议25岁就开始子宫颈癌筛查,**每5年一次主要HPV检测,次选每5年TCT结合HPV检测,或每3年一次仅TCT检查,30岁以上的女性建议选择高危型HPV检测。年龄大于65岁,近10年内有足够筛查且均为阴性者,可终止宫颈癌筛查。对于全子宫切除术的女性,如果近25年内没有宫颈高级别病变或宫颈癌病史的可不再进行宫颈癌筛查。

那么,如果筛查结果异常又该如何处理呢?

首先,TCT(宫颈细胞学筛查)异常的处理:

(1)如果TCT结果为不明确意义的非典型鳞状上皮细胞(ASC-US),则可进行HPV检测或者过6-12月复查。HPV阳性,建议阴道镜检查;HPV阴性者,1年复查;若未进行HPV检测,过6-12月复查TCT,如果结果还是没消退或者更严重,建议进行阴道镜检查;

(2)TCT如果见鳞状上皮内病变,无论是低级别或高级别,也不管HPV是否为阳性,都建议直接进行阴道镜检查;

(3)TCT如果为非典型腺上皮细胞(AGC),除了阴道镜检查还建议同时进行宫颈管搔刮,有子宫内膜癌风险时还得加子宫内膜诊刮。

其次,高危HPV感染的处理:

(1)如果HPV16/18这两种亚型阳性,无论TCT结果如何,均建议直接进行阴道镜检查;

(2)非16/18的其他12型高危HPV阳性,建议结合TCT结果,只要TCT结果有异常细胞或病变,均应进行阴道镜检查。TCT无异常,可过1年复查;复查仍为阳性,建议进行阴道镜检查。

(3)根据阴道镜的满意程度及结果来决定是否行宫颈活检,确诊需要宫颈活检的病理结果。

 

随着妇女健康意识的不断提高,不少女性已经接种了HPV疫苗,但接种HPV疫苗只是降低了宫颈癌的患病率,接种疫苗后同样需要定期做宫颈癌筛查,以尽早的发现早期的宫颈病变,将宫颈癌扼杀在摇篮之中。

妇科 季永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