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5月14日-20日为第9届全民营养周,今年的宣传口号是“健康中国,营养先行”,传播主题为“合理膳食,食养是良医”。5月20日是第34届“5·20”中国学生营养日,今年的主题是“科学食养 助力儿童健康成长”。那么我们要如何做到合理膳食,科学食养呢?
1.三餐要规律
儿童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的重要阶段,应保证一日三餐、定时定量、饮食规律,能量和营养素摄入充足。如何做到三餐规律?
2.早餐要吃好
早餐提供的能量应占全天总量的25%~30%。营养早餐应包括谷薯类、肉蛋类、奶豆类、果蔬类中的至少三类。
3.午餐要吃饱
午餐提供的能量应占全天总量的30%~40%。学校的午餐包含主食、肉类和蔬菜,能够满足身体所需,用餐时不能挑食和偏食,营养全面才能健康成长。
4.晚餐要适量
晚餐提供的能量应占全天总量的30%~35%。晚上体力活动少,而且准备进入睡眠,所以晚餐一定要适量。应多吃蔬菜等清淡食物,不要吃得太油腻。
其中,2~5岁儿童做到每天3次正餐和2次加餐,选择营养素密度高的食物或者加餐,如奶类、水果、蛋类和坚果,配以少量松软面点等。做到食物多样,每餐的膳食应包括谷薯类、蔬菜水果、畜禽鱼蛋、奶和大豆等食物中的3类及以上,每天食物种类达到12种以上,每周达到25种以上。
5.搭配要合理
身体的生长发育需要糖类、脂肪、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和水这七种营养素。膳食搭配要注重食物的多样化和比例合理。那么,儿童青少年该怎么吃呢?《中国学龄前儿童膳食指南(2022)》《中国学龄儿童膳食指南(2022)》给出了相关建议:
6.饮食要健康
为儿童青少年提供的食物应新鲜、卫生,宜选择性质平和、易于消化、健脾开胃的食物。合理烹调,宜采用蒸、煮、炖、煨等烹饪方式,少用油炸、烧烤、腌渍等方式。培养健康的饮食行为,儿童青少年要做到不挑食偏食、不饥饱无常、不盲目节食、不暴饮暴食,尽量固定进餐时间,专心进食,保证进食时不看电视、玩玩具或做游戏。
合理选择零食,可选用新鲜水果、能生吃的新鲜蔬菜、坚果、奶类及其制品、大豆及其制品等,注意零食不可以代替正餐。少吃或不吃高盐、高糖、高脂及含反式脂肪酸的食物,比如冰激凌、辣条、糖果、蜜饯、人造奶油蛋糕、汉堡、炸鸡等。足量饮水,不喝含糖饮料,警惕“零糖饮料”陷阱,白开水是最健康的选择。禁止饮用含酒精饮品。
7.运动要科学
适宜的身体活动可增强食欲,促进胃肠蠕动,改善消化功能;还可以让我们保持好心情,精力充沛,改善睡眠,促进新陈代谢;对于生长发育关键期的儿童青少年,可促进骨骼和肌肉的生长发育,有助于身高增长。
建议2~5岁儿童每天身体活动总时间应达到3小时,每天户外活动至少2小时,其中中等及以上强度身体活动时间累计不少于1小时。6~17岁儿童青少年每天累计进行不少于1小时的中高强度身体活动。减少静坐时间,2~5岁儿童每天视屏(看电视、手机等电子屏幕)时间不超过1小时,6~17岁儿童青少年不超过2小时,越少越好。
8.睡眠要充足
充足的睡眠是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和生长发育的重要保证,应培养儿童青少年养成良好睡眠习惯,保证睡眠时间和质量。可以安排固定的睡觉、起床时间,营造良好的睡眠环境,睡前不吃零食、不看电子屏幕、不剧烈运动等。2~5岁儿童每天睡眠时长应为10~13小时,其中包括1~2小时午睡时间;6~12岁儿童每天睡眠时长应为9~12小时,13~17岁儿童青少年应为8~10小时。
儿童青少年时期,充足且合理的膳食不仅为体格和智力发育提供物质基础,也为一生健康提供保障,让我们一起“把关心下一代从我做起”变成每位家长和全社会的自觉行动!
营养科 孙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