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功能不全患者怎么做造影?CO₂造影技术解难题!

二氧化碳(CO₂)气体作为血管造影剂始于上世纪80年代,由于相关技术研究不成熟等原因,其在临床中的应用一直未能推开。临床上常规使用含碘造影剂,经人体外周静脉注射含碘造影剂进入人体循环系统达到增强对比的目的,以观察血管疾病,组织器官的血供情况,便于疾病的检出。但含碘造影剂最终需经过肾脏代谢排出,故对肾功能不全或是碘剂过敏的患者存在风险,而CO₂造影则会避免这些并发症的发生。


随着介入医学和设备的发展,CO₂造影技术也逐渐发展起来。那CO₂造影的原理又是什么呢?

CO₂分子量低、比重小,密度低于周围组织,所以可以形成对比而显影。并且CO₂易溶解于水,室温常压下,1毫升水可以溶解59毫升CO₂,并且随着温度降低,能溶解更多的CO₂,溶解到血液里面的CO₂最终可以在肺泡内完成气体交换,通过呼吸排出体外,不会引起肾功能损害、过敏反应等问题。

 

血液中CO₂的代谢过程

对于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SO)的患者,其发病人群均以老年人居多,常常伴有糖尿病、高血压等基础疾病,肾功能有不同程度损害,碘对比剂可能加重肾功能损害,限制了其应用。随着苏州九院血管外科(放射介入科)对CO₂造影技术的掌握,对该部分患者,可以选择CO₂进行下肢动脉造影,通过DSA造影获取清晰影像,作为含碘造影剂血管造影的补充。

 

苏州九院血管外科(放射介入科)

苏州九院血管外科(放射介入科)临床与科研并重,已成为外科手术和血管介入治疗齐备的血管病特色专科,人员配备合理,临床经验丰富、护理优质专业。科室专业诊疗项目全覆盖,重点和特色项目突出,主要诊疗范围有:外周动脉疾病(颈动脉狭窄闭塞、动脉瘤、夹层动脉瘤、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下肢动脉血栓、脉管炎等),外周静脉疾病(下肢静脉曲张、下肢静脉血栓、静脉炎等),肿瘤介入治疗等。

 血管外科(放射介入科) 周启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