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高龄”已不再是静脉溶栓的**禁忌,但为高龄患者溶栓仍然考验着临床医生对病情的掌控能力、与家属的沟通能力和家属对医院、医生的信任程度。
充分评估,制定方案
相互信任,火速救治
清晨7点钟,91岁的吴阿婆在住院期间突然出现左侧肢体无力、无法言语、意识水平下降,症状持续不缓解,家属迅速送至急诊,值班医师看过病人后考虑急性脑卒中,立即开启脑卒中救治绿色通道。急诊完善头颅CT排除脑出血,这时候卒中团队面临一个新的难题,患者发病在急性脑梗静脉溶栓时间窗内,溶栓无**禁忌症,但考虑患者高龄,有动脉粥样硬化等基础疾病,采用常规保守治疗患者病情很可能加重甚至残疾。神经内科主任徐元带领团队经充分评估,向患者家属明确患者存在静脉溶栓的指征,并说明了可能出现的溶栓风险。此时患者左侧肢体肌力0级,属于完全瘫痪的状态。患者家属出于对医院卒中中心的信任,很快签署了《溶栓知情同意书》。时间就是生命,静脉溶栓立即开始。
重启生命点燃希望
卒中中心保驾护航
7:40
患者转入神经重症监护病房。医护人员迅速启动溶栓方案:吸氧、监护、配溶栓药物。此时患者神志昏睡。
7:41
开始阿替普酶溶栓治疗。
8:40
患者溶栓结束。患者神志、肌力较前好转,左上肢肌力0级,左下肢肌力2级,可简单言语。
溶栓后第1天
患者左侧肢体肌力4级,神志清楚,言语较前转清,简答对答切题。
溶栓后第2天
患者复查磁共振检查,提示实际梗死面积较术前CTA核心梗死面积,明显缩小,评估溶栓有效,后转入神经内科普通病房进一步治疗。
溶栓后第10天
患者顺利医院。
此次抢救和平时任何一次脑梗抢救都有所不同,这次面对的是一位91岁高龄老人,对于80岁以上的特别是90岁以上的老人,实施溶栓治疗是对医生极大的挑战,出血的风险大。但是,高龄从来不是医务人员放弃积极治疗的理由,因为一旦错过救治的黄金时间窗,患者就会失去恢复的机会,甚至失去生命。在这种情况下,更需要患者、家属和医务人员的相互信任和默契配合。这位年过九旬患者的成功静脉溶栓,离不开家属对疾病的充分理解和高度配合,离不开医生对患者病情的精准把握,更离不开苏州九院完善的急性脑卒中绿色通道体系。
对于脑梗死患者而言,
时间就是一切,
及时进行静脉溶栓治疗、获得血管再通至关重要!
苏州九院神经重症监护病房
自患者开通卒中绿色通道以来,
一直致力于提升脑卒中的识别及评估水平,
缩短静脉溶栓时间,与时间赛跑,
努力让患者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有效的治疗,
为脑卒中患者搭起生命桥梁!
神经重症病房杨颖、王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