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孝终身慕父母,唯孝顺父母可以解忧。作为一名医生,由于工作环境的特殊性,每天接触*多的都是病人和家属,所以今天想谈谈,从我们医生的角度来谈谈孝顺一词。医学上我们有句铭言——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对于患者,医生所能做的就是总是在安慰,然而对于患者,我想他们想得到的安慰却*希望是来自于自己*亲的人或自己的子女。
我们先讲两个小故事,发生在病人身上的真实事例。
前不久我的床位上有位近九十高龄的女性患者。胆管结石伴感染,此次住院的目的是为行内镜下逆行胆胰管取石术。ERCP术作为一个四级手术,是消化科的一个难度较高的手术方式,且术后多伴有腹痛等不适。然而,除了刚接诊时见过其三位子女的一位,整个住院期间均未见过,老人的陪护服侍工作都丢给一个护工老人。即使患者术后第二天,腹痛明显,疼痛难忍,其子女仍未出现,所有一切都丢给我们医院。
上半年时,床位有位考虑恶性肿瘤晚期的七十岁老爷子。到我科就诊时已经出现骨转移,期初,患者本人要求去上海继续医治,其子女口头上说在等待上海床位,实际上病人却一直住了将近两个月,*后自动出院,去当地卫生院过渡治疗。每次对于病情变化,我们要求患者子女必须过来交代沟通病情,老爷子都很倔强地说不要打电话给他们,不要影响他们。
作为医者,从一个正常人的思维思考。父母生下子女,含辛茹苦地养育你们,你们慢慢长大,成家立业,组建自己的家庭,而父母却渐渐老去,疾病缠身,在他们*需要你们子女陪伴的时候,你们在哪里,是确实因为某种原因走脱不开,还是,你们理所当然的认为,提供金钱就足够了。可知床前的陪伴、嘘寒问暖对父母来说,好比一剂良药,让他们残缺的身体得到医治,是对父母的*大的孝顺。
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子欲孝,而亲不在。我们都会慢慢变老,趁我们还能孝顺父母,请尽心尽力。
二十八区 周海云
从医生的角度谈“孝顺”一词
手机扫描二维码
将本文章分享给好友
将本文章分享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