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安,流年有幸

                   ——读王根成的《同安流年》有感
  在去年的文学社年会上,有幸得到了王根成老师创作的长篇小说《同安流年》一书,我还与王老师合了影。王老师温文儒雅,随和又亲切,对我们这种文学粉丝,他也是有求必应,重要的是给予真诚的鼓励。一直在报纸上拜读王老师的散文,也算是久闻其名,但始终不识真人。直到我由羊羊介绍进入文学社,才得以认识,每次文学社采风,我渐渐与他们熟悉起来。
  我终于仔细拜读完王老师的《同安流年》。
  一边阅读一边有似曾经历的感觉,王老师以千年古镇同里为基石的旅游题材小说,很接地气,像一幕幕我们曾经经历的生活场景。那个年代,正是我生活过的年代,同安的小桥、流水、人家的描写,就是我看到过的风景,故事里的人物流年有幸,被王老师记录了下来。主角李松有着古镇保护意识,在开发的大潮中坚守原则和底线,*终不为政绩和名誉所诱惑,这和他对爱情的八年守望和人格造型暗中契合,这个人物看似普通,却是不平凡;像一代一代曾经生活在同里的普通人,但是他们却是同里古镇保存下来的有功之臣,李松就是其中的一个代表,因为他们可以改变甚至毁了千年同里古镇的历史风貌,同里也差点成了流年的同里,好在,流年的一代人,通过自己的努力,让同里古迹保存了下来,这是同里的有幸,也是这些保存同里古镇历史的人们,在时光的长河中留下了自己的脚印,历史也记住了他们,他们不是流年的普通人,他们是伟大的,他们匆匆来过,他们留下了实干的脚印,王老师的书就是很好的印证。
  同安流年,读来就像平凡的生活里日复一日的真实生活一般,普通而又充实,人物似乎随处可见,但又充满阳光,就像一年四季的风景,宜人又普通,优美却真实,安静又诱人,都是崭新的。所以,也吸引了像刘雪萍这样一个有知识的外来大学生,她对江南水乡好环境的喜欢,对古镇的热爱,以至于愿意在古镇寻找真爱,愿意一辈子生活在古镇,并且实现了自己理想,找到了真爱。这,就是千年同安的魅力,也是王老师这本书让人阅读的魅力。所以说,虽然故事中有不幸,有悲伤,有不如意,但结局还是完美的,是一个喜剧小说。
  听说,王老师又在创作另一部长篇小说了。希望再次早日拜读他的新作。原来,有文学梦的人,是写无止境的。
                                         护理部   沈丽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