捕鱼记

  烈日当空,天地间如同一个蒸笼般让人透不过气来,就像是生活在缺氧状态下。当天气沉闷到一定程度时,一声惊雷带来的一场骤雨,如同救星般拯救了万物,就像是火柴达到燃点后蹦出的火花。雷阵雨总是来去飞快,让人猝不及防。
  池塘的水满了,雨也停了,水面泛起了阵阵涟漪,一群群小鱼欢快地在石壁旁、浮草间、树荫下游荡,他们贪婪地呼吸着雨水带来的氧气。看着这些活蹦乱跳的鱼儿我突然童心大发,想要捞几条玩玩,正好家里有一个闲置的鱼缸,也为了给家里增添点活力。我找来了一个用钢丝窜好的网兜、一根长竹竿,将它们绑在一块,一个简便轻巧的捞鱼器就完成了。我先去池边的台阶周围瞧瞧,发现有不少小鱼,立即用小盆守在一角,待小鱼游进盆中后立马捞起。我屡试不爽、乐此不疲,却也惊动了不少鱼儿,它们仿佛意识到了危险开始向四周游去。多次无果后,我改用了长竹竿捞鱼,一开始是看到鱼后再捞,往往发现时它们已经溜了,几番研究下来,我决定在看到涟漪时就快速搅动捞起,往往能歪打正着捞到不少。酣畅之余,不禁想到儿时夏日,我也是同伙伴们在此玩耍,不亦乐乎。
  小时候,池塘的水还是清澈见底的,两面堤坝上满是螺蛳,经常可以见到泥鳅、鲫鱼、蝌蚪游来游去。勤劳聪慧的人们利用自制的捕捞工具,每到收网时总会有不少的收获。池里的水每到夏天会被引到稻田里,小鱼、小虾、螺蛳等也会随水流流到田里,田间充足的食物让这些小生物茁壮成长,待稻谷成熟时便形成了一系列田间美味。后来,随着丝织厂的兴起,污染了水源,池塘每到夏季会发出阵阵恶臭,有些人还会把池塘当成天然的垃圾场,在这种恶性循环下池塘失去了生机,常常可见鱼翻了白肚飘在水面上。人们刻意地将生活远离了池塘,孩子也不愿亲近池塘。不知过了多久,人们开始意识到了环境污染这一严峻问题,制定和实施了一系列整治措施。在政府的领导号召下,企业节能减排,清晨傍晚不时会看到垃圾船来回清理河道,水又渐渐变清了,人们又愿意去池边洗洗衣服了。
  在我看来,绿水青山不只是金山银山,还是我们可贵的精神文化生活家园。
                                         二十七区  陈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