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新”而行,以“质”致远!苏州九院拓展“整体护理”,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护理服务

随着大众医疗健康服务需求的不断提升,医疗健康行业迎来新的机遇和挑战。在医院高质量发展的大背景下,作为医疗卫生体系中的重要组成,护理服务紧扣时代发展和医学变革,不断突破技术、刷新理念,助力健康服务,“智”造美好前景。

 

在护士节到来之际,苏州市第九人民医院护理部主任肖佩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以来,医院护理部不断优化护理服务,创新服务模式,拓展整体护理服务内涵,切实推进护理工作更加贴近患者、贴近临床、贴近社会,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护理服务。

 

心系民生 贴近患者 智慧革新护理服务宽度

为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的健康服务需求,依托智慧化医疗信息系统,今年,苏州九院“互联网+”护理服务全新上线。市民通过手机“云下单”,医院“接单”后安排护理人员上门服务,将专业的护理服务送到市民家中。

“上门服务,对新生儿来说既方便又安全。”严女士是首位享受该福利的市民,出院时新生宝宝的黄疸在一个临界值,所以严女士在出院后就预约了针对新生儿的上门黄疸检测服务。

如今,该项服务已涵盖慢病管理、基础护理、标本采集、导管维护、注射、专科护理、母婴护理、中医护理、康复护理等九大类别,涉及30项护理服务。

“由院内走向院外,我们的护理服务心系患者需求,以便捷服务为基准,以优质护理为检验,增加服务项目,拓宽服务维度。”肖佩华介绍,苏州九院护理队伍在重点服务院内患者的基础上,不断探索,持续优化、精准对接市民多样化、多层次的护理需求和健康服务,每年通过线上、线下等方式对出院患者进行健康指导及居家护理服务超1500人次;同时加强与社区、养老机构、护理院等合作,推动优质医护资源下沉,各护理单元走进社区、学校、护理院等,广泛开展“科普促健康 携手向未来”“书写新时代雷锋故事”等义诊及科普宣传活动,其中,产科护理团队搭建起产后延伸服务“妈妈讲堂”平台,受益人群覆盖各镇区,致力于让更多市民享受更加优质、专业、便捷的健康服务。

 

深耕专科 贴近临床 专业引领护理服务深度

勤耕不辍,精业笃行。在医院学科建设如火如荼发展之时,护理专科发展也焕发新的活力。

按照苏州市市级临床重点专科护理专业评分标准及临床重点专科申报目录,今年,苏州九院护理部已启动护理重点专科建设,在全院推出以技术为主导的专科特色护理,深挖专科护理核心技术,梳理专科特色护理项目,做强做优“一科一特色”,打造特色护理品牌。

各护理单元深耕专业领域,运用多维管理工具,落实护理质量与安全持续改进,仅2023年就开展“多学科协作下(MDT)提高危重患者早期康复运动规范实施率”“降低腹透患者腹膜透析导管漂管发生率”“应用PDCA提高神经外科管饲给药正确率”等护理质量持续改进项目50余项,开展以“降低ICU中心静脉导管堵管率”“降低脑卒中患者肠内营养不耐受发生率”“基于专家共识为指导提高髋部骨折患者康复要点知晓率”等为主题的品管圈活动24项。

为更好地服务患者,护理部已开设静疗护理、伤口造口护理、腹透护理等专科护理门诊8个,并在重点领域强化中医护理适宜技术的推广,深化服务内涵。

 

人才培养 贴近社会 打造多元护理人才梯队

“随着医学的不断进步,需要有具备新知识、新技能的护理人才来满足现代护理的需求。”肖佩华介绍,苏州九院护理部始终将人才培养放在首位,通过搭建科普宣教、科研创新、教学培训等平台,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多元化、复合型护理人才,确保患者得到更全面、更安全的护理服务。

近年来,医院培养了一大批省级、市级专科护士,不断壮大专科护士队伍;选派护士长参加省级、市级护士长岗位培训,提升护理管理能力;开展新入职护士集中岗前培训,使其尽快胜任工作;去年开始护理部全面落实江苏省医疗护理员培训工作,搭建区域护理员培训平台,成功举办多届江苏省医疗护理员培训班,为社会输送了一批批具有资质的专业护理员。

 

深化护理科研与教学,更好助力临床实践。各护理团队积极申报科研项目,2023年获苏州市护理学会课题立项1项,南京医科大学课题立项1项,院级课题立项8项;发布各类护理论文100余篇;取得专利证书4项。作为教学医院,苏州九院护理部承担着南通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翰林学院、江苏医药职业学院等院校的教学工作;同时承担着多所护理院校实习生的带教工作,通过专业化、规范化的带教,培养提升护理实习生的综合应用能力,为各院校输送了一大批优秀护理毕业生。

“未来,我们将继续加强技术创新和服务升级,依托智能化、信息化手段,持续提高护理质量与服务效率,让专业的优质护理服务走进千家万户。”肖佩华表示。

吴江区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