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报 | 苏州九院两名医师获评2022年吴江区“最美医师”

近日,吴江区卫健委公布了2022年吴江区“最美医师”名单,九院肝胆胰脾外科袁建毛主任、心血管内科吴雁鸣主任荣获2022年吴江区“最美医师”称号。

 

肝胆胰脾外科 袁建毛

2022年吴江区“最美医师”


主任医师,普外科主任,南通大学兼职教授,江苏省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单位普外科骨干成员,苏州市临床重点专科(学科)微创普外科核心成员,吴江区临床医学重点专科肝胆外科学科带头人,苏州市中西医结合肝病专业委员会委员,苏州市胰腺病专业委员会委员。曾被评为院 “十佳优秀专家”,院“十佳优秀管理人才” 。主持的新技术《腹腔镜下经胆囊管胆道镜下胆管探查取石术治疗胆总管结石》荣获2014年苏州市新技术项目二等奖。荣获吴江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四次,吴江市科技进步三等奖一次。以第一作者在省级以上杂志发表论文8篇,SCI论文1篇。

擅长:腹腔镜微创手术、肝胆胰脾肿瘤手术治疗、ERCP。

事迹:

袁建毛是苏州九院普外科主任,长期从事普通外科临床一线工作,自1993年参加工作至今,袁建毛在无影灯下已经累计开展手术超过1万例。认真对待每台手术,做好围手术期管理,是他从业30年来坚守的医师准则。

“每一台手术、每一位患者,背后牵系的是一个家庭的幸福安康。”袁建毛介绍,对于外科医生来说,职责绝不仅仅是一次手术,从患者的术前检查、评估,手术方案的制定,到术中的操作,再到术后的观察,每个环节、每个细节都需要医生去密切关注和做好。“这样才能起到最好的治疗效果,才是医者的使命价值。”袁建毛表示,面对不断变化的疾病发展和不断提高的健康需求,医生更需要常怀敬畏之心,以高度责任感行走在守护健康的征程上。

一次次技术更新,换来诊疗服务的蝶变。21世纪是微创外科的时代,袁建毛积极开展新技术,不断强化微创外科技术特色,对胆总管结石常规开展免T管腹腔镜微创胆管取石术,对肝胆胰脾肿瘤患者常规开展规范化根治手术,并对合适的患者常规开展腹腔镜微创手术切除,对失去手术机会的患者常规开展MDT模式下的转化治疗,以获得再次手术的机会。

 

一次次的临床积累,促使袁建毛一直在思考健康服务的真谛。他认为外科医师不能仅仅满足于成为一名“开刀匠“,除了要精于手术技术,也要加强“围手术期管理”。多年来,即使手术结束再晚,他都坚持对每个术后患者“夜查房”。除了个人业务水平的提升,他还非常注意传帮带,每天带领科室年轻医师们勤于学习、不断开展新技术、提升服务,以团队之力敬畏生命、逐梦健康。

 

心血管内科 吴雁鸣

2022年吴江区“最美医师”

主任医师,心血管内科主任。现为苏州市医学会心血管病学专业委员会女性心血管病学专业学副组长,中国心电学会无创电生理专业委员会委员,江苏省康复医学会心血管康复专业委员会委员,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心血管专业委员会高血压学组成员,苏州市中医学会心血管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发表SCI等专业论文30余篇,科研成果10余项。

擅长:冠心病介入治疗、心脏起搏器植入、射频消融术、心内科危重症的抢救治疗。

事迹:

吴雁鸣是苏州九院心血管内科主任,从第一天踏上工作岗位到如今,吴雁鸣已经当了25年的医生,这一路走来,她始终不忘初心,心系患者安危。近年来,她带领团队在全区率先独立开展冠心病介入术等新技术,全身心地投入到区域胸痛中心的体系建设中。

 经过多年发展,苏州九院心血管内科已经通过了中国心衰中心(标准版)示范基地、中国标准版胸痛中心和中国高血压达标中心三项权威认证。去年苏州九院胸痛中心完成急诊冠脉介入手术303例,在苏州大市列第二位。

“胸痛救治单元是胸痛区域协同救治网络的基础环节,是胸痛救治的“第一公里”,培养起基层年轻医生的救治能力,才能确保患者在发病的最短时间内就近接受到最及时的救治,以避免救治延误。”吴雁鸣说。

为提高基层医疗机构对胸痛患者的早期诊断和临床救治能力,吴雁鸣积极发挥帮扶带动作用,指导医联体内胸痛救治单元建设单位的医生,手把手地帮助他们提高业务水平。正是她对年轻医生的这种“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理念,让越来越多在基层医院的年轻医生迅速成长了起来。如今,通过区域胸痛中心得到有效诊治的急诊患者越来越多。

党政办 宁志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