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佩华:不负韶华 此生无悔

肖佩华

苏州九院护理部主任

吴江第二批援湖北医疗队领队

202048日解除离汉通道管控,七十六回日夜交替,十四亿人心头萦绕,武汉这座令人动容的城市重启。回想起我们一同在武汉奋斗的五十多个日日夜夜,感慨万千。

29日,夜幕降临,我与吴江第二批援武汉医疗队成员一起落地武汉。寂静的机场,放眼望去,“武汉加油”红色字幕闪过眼前,内心一阵激动。210日,我们组成长龙、搬运物资,武汉的工作由此开始。

迅速的执行力

我们工作的地点是武汉同济医院光谷院区。在援鄂前,我们在医院已多次培训,但如今真正上“战场”,各小组积极抽空练习,相互检查,指出不足,彼此监督。来不及害怕,来不及考虑,所有人迅速进入工作状态。

21019时,第一批上班人员从驻地乘车去往医院。20时,病区正式收诊病人。打开门禁的一瞬间,患者接二连三被推入病房,工作紧张而忙碌地进行着,分配床位、测生命体征、登记信息、吸氧等,医护人员来回奔走。

当天,我们就建立并落实每日护理组长例会制度。通过护理组长会议,及时沟通反馈存在的问题,共同讨论改进方案。会后作为领队及时整理会议内容,转发给护理队员,并在次日反馈评价;每日晨会大交班,及时和同济护士长沟通存在的问题并商议解决方案。落实分层级护理质量管理体系;科学合理排班,****避免疲劳作战,缓解护士工作强度;制定完善护理常规,明确各班职责,使工作流程更加优化。

默契的新团队

经过几日的工作配合,我们队员熟悉掌握了武汉同济医院的操作系统,这是治疗工作有序开展的重要步骤之一。此时,我们不只是吴江区的38位同事,是苏州一队的亲密队友,更是光谷院区E3-8区的重要战友。我们互相帮助,合作默契,当有队员身体不适时,我们及时顶替。

在这日常工作中,我们不仅是专业的护理人员,更成了患者的亲人朋友。

病区实施第一例新冠肺炎患者的俯卧位通气时,为防止患者脱管,减少医护人员暴露风险,我们医护人员采用“汉堡包法”进行俯卧位翻身,5名医护人员分工协作保证患者安全。翻身完毕后,队员仔细检查各路管道,保持呼吸道及静脉通道这两条生命线的通畅。看到这位患者生命体征恢复平稳,大家长舒了一口气,更坚定了信心。

温暖的小细节

在工作中有队员反映防护服外没有口袋,笔纸没法随身携带,极其不便。队员徐曼玉等连夜赶制了六个爱心牌斜挎包,方便了病区工作的我们。

在工作中有队员反映老年患者由于病情严重,长期卧床,尾骶部有压疮的风险,因病区物资有限,我将带来的泡沫敷料提供给病区患者,以备不时之需。

一位患者的生日即将到来。大家得知后,出谋划策,为在病房的她庆祝生日、送去关怀。

还有一位耳聋的患者,听不清我们的言语,队员们便决定与爷爷用书面文字交流,耐心细心地照顾着他。“我马上就要出院了,但我一定要等到你来上班,亲自对您说声谢谢并想与您留下一张珍贵的合影。”一位即将出院的阿姨收拾好行囊,一直等见到我才肯离开。此刻,我们眼中都擎着泪花,感受到了彼此的信任和温暖。

可爱的我们

脱下防护装备的我们,也会因为环境,因为压力而彻夜难眠,也会因为吃到家乡的青团子、豆腐干而无比满足。缓解压力,调节氛围是我们休息时间的重要任务之一。

每天清晨的一段早安问候必不可少,我时时刻刻要叮嘱队员们注意冷暖变化,注意安全防护,我带着38名队员出来,就要平平安安地把这38名队员带回苏州。遇到心理压力较大的队员,我会单独与其沟通,尽可能地减轻其心理负担。遇到特殊的日子,我会鼓励队员们准备简单的惊喜。214日浦秦华主任暖心的结婚纪念日,322日郑江南医生难忘的异地生日。这些小感动让我们放下忧虑,释放压力,以更积极的心态去加入战斗。

52个日日夜夜,我们不麻痹、不厌战、不松懈,不到**一刻不放弃,我们实现了“零感染、打胜仗”的目标,331 日我们再次回到武汉天河机场。此时晴空万里,红旗飘扬,歌声嘹亮,每个人都展露出更加坚定的神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