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声 | 苏州九院人在防疫一线

根据苏州市卫健委统一安排和部署,7月下旬以来,苏州九院先后派出3批共51人次的医疗队伍,奔赴南京、扬州防疫一线。他们中,有的刚下夜班,有的正在轮休,还有的刚刚结束支援南京后的隔离时间……第一时间投入驰援扬州的队伍中来。

号角一响,“白衣战士”快速集结!

核酸检测是此次医疗队工作的重中之重。筛查新冠肺炎感染者的过程中,咽拭子采集是核酸检测最重要也是最危险的一个步骤,因风险极高,核酸采样医务人员被称为“直面病毒的人”。他们要做好标准防护,戴上N95口罩、帽子、护目镜、双层手套,穿上防护服、套上脚套,防护穿戴就需要10分钟,走出准备间就开始胸闷、流汗。在这样的环境下,苏州九院的医务人员全身心投入工作。

 

让我们一起来听听第一批援助扬州医疗队队员的心声

 

队员徐卫华

简短庄重的出征仪式,没有豪言壮语,有的是“安全第一”,“注意防护”,“缺什么尽管说”.....语言朴素却情真意切!在苏州九院大家庭的支持下,我们一行人出征了!我们是医务人员,也是平凡的普通人,为人子女、为人父母,正因为这一身“白衣”,我们多了一份责任,多了一份担当,像极了一群出征的战士,赶赴抗击新冠疫情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

 

队员陆利芳

咽拭子采样不复杂,但有风险,每一次采集都可能直面病毒。为了采集到合格的标本,同时避免交叉感染,我们每次都要穿着防护服,拉高嗓门,详细地讲解注意事项,这对我们的体力和耐力都是一个考验。但眼前的市民们对我们毫无保留的信任,他们强忍着干呕、恶心、咳嗽等不适积极配合。采样完毕后,每一声感谢都似这炎炎夏日里的一阵阵凉风,吹入我们心间。

 

队员吴晔峰

作为一名外科医生,手术台上长时间站立7、8个小时是家常便饭,但是这次特殊的使命却让我们备受挑战。第一天,我就遇到了难题,一位妈妈抱着2岁的宝宝,"张开嘴,啊",说着我刚学会的洋泾浜的扬州话,可是宝宝一下"哇"地哭起来,妈妈不停地安抚也无济于事。眼看着后面的群众队伍越来越长,我有点焦急,所幸急中生智,轻声轻气地对宝宝说:“小宝宝乖,你看叔叔手里拿的是什么呢?这是一个白色的棒棒糖,很甜很好吃,想不想尝一尝啊?”终于,可爱的宝宝张开了小嘴,我立马拿起咽拭子,快速地完成采样。一边的妈妈时分感动:“谢谢苏州吴江的医生,我都搞不定,你真厉害!”我们采样的队伍中,不乏这样的孩子或者老人,这就要求我们不仅手法娴熟,快、准、稳,更要机智、耐心地引导。

 

队员严凯杰

核酸采样工作格外辛苦,大多时候安排在室外,只有遮阳棚子,在工作中,我们也面临着感染、中暑、脱水,甚至晒伤等一系列的问题。但一看到眼前的市民们自觉排队,在太阳下缓慢移动等待检查,也从未听见他们抱怨,顿时觉得自己工作的价值,哪怕全身透湿也丝毫不会觉得累了!

 

队员刘荣

扬州是我的第二故乡,看到以往车水马龙的道路如今空无一人,我的内心无比感慨。带着使命,怀着情愫,我投入到高强度、高压力、高风险的采样任务中。手部消毒、取采样管、核对、采集咽拭子样本、封管、手部再消毒……这是每天要重复上千次的动作。我希望能多分担一点、速度再快一些,希望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让疫情早日结束,愿每个人都能在蓝天白云下自由呼吸。我,可以重见我所热爱的扬州城。

 

队员沈家辉

从武汉的“热干面”,到南京的“盐水鸭”,再到现在的“扬州炒饭”,一次都没有缺席。感谢医院给了我机会,让我从一名初出茅庐的小兵快速成长、独当一面,让我亲身参与并见证了医务人员团结协作、共同奋斗的难忘经历。从共青团员到预备党员,融入到具体工作中,让我的思想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响应号召、冲锋一线,我要带头先上,这些宝贵的经验终将成为我们职业生涯里的珍贵积累,激励我们勇往直前!

 

队长蒋国良

此次支援扬州意义非凡,我是队伍中的年长者,比年轻的队员有更多支援的经验;也是队长,要肩负起物资集散、事务联络调配等任务,最重要的是要保证队员的安全,整整齐齐地来,安安全全地回。我们坚信扬州必胜,栉风沐雨,不畏浮云,自信击疫,我们一定能破疫前行,行稳致远!我们愿为扬州的疫情坚守到最后一刻!

苏州市第九人民医院